新知與活動
新光保全與「青出宜蘭」投入田間生態調查:攜手員工積極參與 認識有機農業益處
https://www.agriharvest.tw/archives/124193青出宜蘭農業運銷合作社由18位不同領域的青農夥伴組成,於宜蘭縣三星鄉堅持友善環境及有機種植,生產包含稻米、短期葉菜,以及茶、番茄、香水蓮花等農產品,也提供春季插秧、夏季割稻等農事體驗,以及農場導覽、種菜、種蔥、採金棗等食農體驗活動。青出宜蘭現任理事主席林意評於2015年結識新光保全公司後,雙方從員工認購、契作有機稻米開始交流,到後來舉辦家庭親子日、小農市集等活動,甚至一同前往各地偏遠學校推動食農教育(新光保全安心教室),已累積多年合作默契。「蘭陽平原農田生態營造專案」延續新光保全與「青出宜蘭」的多年合作,並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孫正華負責專案諮詢。花蓮農改場表示,青出宜蘭提供農田生物多樣性的體驗服務,花蓮農改場針對「生態調查技術與訓練」、「生態調查標準流程技術諮詢輔導」、「田間調查的標準流程」、「田間營造方式」、「各植物可增加害蟲調節服務之認識」、「協助有機友善耕種技術」、「提供部分難以辨識的昆蟲諮詢」等7大項目給予技術輔導。花蓮農改場也提到,專案執行期間,由農民調查15處農田區域的生態狀況,在環境保護面,期望透過農田生態營造方式強化「生態系服務」功能,並維護生物多樣性,有助於保持土壤健康及農作物基因多樣性、穩定水生生態系統,提升產業生產力和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,亦即農業應對氣候變遷的韌性;而在社會責任面,包含維持清新空氣、乾淨水源與食物來源多樣性,助益生活品質,也讓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,進而支持地方經濟,減少貧困與資源衝突,促進社會穩定,並延續社區文化、信仰與傳統。
青出宜蘭和新光保全長期舉辦親子日等不同活動,並延續到農業ESG專案的執行
新光保全對內則提供員工有機及友善食材認購,以及安排親子食農教育、農遊體驗等,促進員工親子關係與身心健康。林意評表示,目前生態調查已於水稻田間進行,每3個月進行一次,一同參與調查的新光保全員工也透過這機會,學會辨識農業害蟲與益蟲,也直接認識到自己長期所認購的有機稻米,產自具生態多樣性的田地,進而理解有機農業的價值,提升認同感;專案的合作成果,也已於新光保全2024年之永續報告書揭露,並可對應「GRI413:社區參與與影響」以及「GRI203:間接經濟影響」兩項指標。新光保全表示,在本專案指標之外,能看見「青出宜蘭」在顧及農產品生產流程、品質控制同時,也不忘推廣友善環境的農業理念。新光保全作為支持有機農業的企業,則關注如何有效地將農產品轉化為公益資源,像是發起「有機愛心米」捐購活動,號召員工購買有機稻米,捐贈給全國偏鄉弱勢家庭與獨居長者。雙方透過長期合作,不僅增進了對彼此的理解,也讓新光保全的員工和社會大眾更深入了解友善環境的農業實踐,進而支持在地農業。
詳細全文內容,請前往來源連結: https://www.agriharvest.tw/archives/124193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