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知與活動
2024農業永續-淨零攝手創意影音競賽獲獎作品
2024.12.12
育成學習
氣候變遷、溫室氣體與淨零排放等看似是極複雜且具專業性的議題,其實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,本部籌辦《2024 農業永續——淨零攝手創意影音競賽》活動,徵求以「減量」、「增匯」、「循環」、「綠趨勢」四大主軸為題的多元創意影音作品,藉由多元創意影音,擴大社會溝通與對話,讓農業部門因應氣候變遷的淨零排放作為,以新型態影音樣貌深入各階層,目標於2040年達成農業部門淨零排放。
影片授權單位: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
【這是一個概念】
一個養鵝人家的永續經營模式:鵝場廢水排出、灌溉鹽化荒地、長出玉米及牧草以餵食鵝隻,最後利用屋頂型太陽能實現農電共生,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減緩氣候變遷。
廢枝條循環再利用 淨零永續新未來
果樹修剪產生許多廢枝條,透過將樹木枝條破碎,回到土壤中,可以增加土壤中的天然有機質;也可以高溫壓製,做成木質顆粒燃料。透過農業剩餘資源循環再利用,推動永續農業。
能源自主農漁村,光電沼氣小水力
破除「農地種電」的迷思,以農業生產優先為原則,透過屋頂型太陽能發電、養殖場沼氣發電和溝渠小水力發電等方式,來實現能源自主農漁村。
農業零碳排,生活更精彩
從生產過程中減少碳排放的草生栽培法,到資源循環利用製作堆肥,並回歸土壤,期望達到農業永續,淨零排放的目標。
淨零永續零排放,邁向農業新希望
透過小主播有趣的解釋農業淨零四大主軸「減量、增匯、循環及綠趨勢」。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,讓大眾可以了解如何建立低碳農業生產模式、增加碳匯、資源化農業剩餘物以及推動綠色消費。
全臺第一個草莓碳足跡
以草莓碳足跡的盤點成果為例,闡述「碳足跡」的觀念,透過碳足跡的分析找到碳排熱點,研擬減碳策略,降低生產成本並宣導減少碳足跡的觀念。
淨零排放,好「農」易!
利用動畫介紹廢菜葉、報廢蛋等循環再利用及糞尿沼氣發電及製作堆肥等,以及地產地消等減少碳排放的方式。
綠色時代,農業淨零永續之路
利用具體案例介紹農業淨零排放4大主軸「減量、增匯、循環及綠趨勢」,帶領觀眾了解農業永續的實踐,期望啟發觀眾思考,鼓勵更廣泛的社會參與,共同追求永續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