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媒合專區

永續生產韌性農業生物多樣性農業文化傳承

找回原力-特色作物(火蔥)種原保存與利用專案

實施地點|花蓮縣壽豐鄉
企業投入經費|450萬元 (依實際合作內容調整)

永續發展目標 SDGs

專案目標

保留部落特色作物-火蔥的種原,引入企業資源扶植原民農業發展

專案內容

"1.特色作物種原保存與利用宣講2場次、科普文章1篇
2.辦理火蔥友善生產及病蟲害管理技術諮詢輔導5場次
3.辦理火蔥食農教育活動3場次
4.建立1處火蔥健康種苗繁殖圃
5.擴大種植火蔥至2公頃"

專案諮詢

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,孫正華副研究員, (03)8521-108 #1905,sunch@hdares.gov.tw
"火蔥是月眉部落重要的特色產業,是當地阿美族人餐桌上的重要食材,更是他們文化與生活的一部分;然而,隨著部落人力老化,與長期自留種逐漸退化, 2003年調查月眉的火蔥種植面積有11公頃,然而2023年調查時已縮減至1.5公頃,這個珍貴種原與產業正面臨存續危機。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自2023年起,與壽豐鄉農會共同協助部落開始以不到一分地的面積設置保種圃,希望能持續擴展保種工作,並藉由企業支持必要的資金與資源,促成保種工作的成功。
本計畫預計爭取以三年(2024-2026年)時間,投入保種與教育行動;企業提供保種圃資金支援、參與月眉國小食農教育,達到環境保護、社會責任和良好企業治理(ESG)的實踐。"

"*專案經費支持,協助生態農業推廣
-健康種苗繁殖圃管理人力
-協助農產業資材、機械設備費用
-推動後採購火蔥或相關加工加值產品
*文化與教育推廣
-企業員工參加部落農遊及食農教育活動
-邀請部落族人至企業參訪或教育推廣"

環境保護面(E)
原民特色作物對於環境有著不同的抵抗力和耐受性,保存耐候性種原,可以促進農業生態系統健康及環境永續。

社會責任面(S)
1.復興及保存部落特色文化,支持原住民特色作物保存與利用,進而促進在地發展、青年回流
2.提供員工有機及友善食材、親子食農教育、部落農業旅遊體驗等,促進員工身心健康及親子關係
公司治理面(G)
預計執行期間
3年
建議企業類型
適合關心原鄉發展與永續農業議題的企業

農業部門可協助事項
"花蓮區農業改良場:
1.火蔥技術諮詢輔導
2.協助有機友善耕種技術
3.提供火蔥食農教育教案及深化內容"

當地潛在合作對象
月眉部落、壽豐鄉農會

利害關係人
當地農友、居民

永續發展目標(SDGs)
促進保種圃的保種生產力與就業,提供部落婦女一份好工作,並促進地方文化與產品。
保種圃不使用化學農藥,減少對人類健康與環境的不利影響,促進綠色經濟之生產與生活模式。
月眉部落持續推動火蔥復興工作,因應氣候變遷影響。
月眉部落保種、友善生產促進生物多樣性。
GRI 準則
GRI 200:經濟
203-2: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(S)
透過部落的原民植物復育,鼓勵有機與友善耕作,對當地農產業具有正面效益,並可促進地方文化推廣與產品行銷。
GRI 300:環境
304-2:活動、產品及服務,對生物多樣性方面的顯著衝擊(E)
透過部落農田友善耕作,維護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。